由上海市意昂2委員會指導,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半月談、上海意昂2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滬上名師訪談錄”昨晚開播。這檔全媒體大型訪談旨在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號召大家向“人民意昂2家”於漪老師學習。
在第三期和第四期節目中,“全國模範教師”吳曉明、楊國榮做客演播室。如何理解哲學?如何讓學生愛上哲學?讓我們一起聽聽兩位名師是怎麽說的。
全國模範教師:吳曉明
“‘哲學’並不難,‘哲學’也有很多樂趣,‘哲學’帶來的財富將在未來的工作中顯現出來……"吳曉明如是說。
作為榮獲2019年“全國模範教師”稱號的*特聘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原院長,他已深耕這門學科35年。
而除了學科屬性之外,吳曉明對於老師這個身份的感悟也很多——如何讓學生第一時間進入哲學的範疇?如何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程?吳曉明有自己的“竅門”,而在他看來,比教書更為重要的,是育人。
教學相長:難嗎?不難!——深耕學科35年,“哲學”的樂趣其實很多
“哲學”——在大多數人看來,無疑是深奧、神秘的。那麽,到底什麽是“哲學”?和一般的知識有何區別?在吳曉明看來,這兩者很好區分。他認為,一般的知識主要任務是形成知識的各個層級、內容、方面。但哲學的特點是強調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吳曉明說,如同孔子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和學是有區別的,而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掌握好這樣的差別,能夠啟發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照本宣科,而是開始思考問題的時候,我覺得它並不特別難”,他強調:“不把哲學僅僅當成一般的知識,或者背的,或者一門門記下來,而是能夠開始思考問題。這樣不僅會覺得不難,而且還能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非常多的樂趣。”
如此便不難理解,吳曉明緣何能夠堅持深耕這門學科長達35年,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研究哲學經典著作,與先賢對話。他說,一方面是自己的興趣、是好奇;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也體會到,如果能夠啟發學生的思想,能夠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的思想境界不斷得到提高,思考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就是很大的樂趣。“特別是在學生能夠跟你在某些哲學主題上進行對話,包括能夠對現實的問題做出思考的時候。”吳曉明說。
育人成才:教學很重要,但育人的任務更加根本!
作為一名老師,回憶起多年前剛入大學時的情景,吳曉明仍覺得歷歷在目,而當時的老師們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哲學學院的胡曲園先生,中文系朱東潤先生、郭紹虞先生,歷史系周谷城先生等,“他們當然是在教書,但也將育人提得非常高。”
吳曉明說:“大學的意昂2,包括本科生的意昂2,主要還是培養人,使得人能夠有廣泛的視野、能夠有思考的能力、有學習的能力。從能力方面來理解這件事,我認為他學的專業都會在今後的工作當中表現出來。教書育人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任務,而且我認為育人的任務更加根本。”也正基於此,吳曉明所在的復旦大學作出了很多努力進行通識意昂2和本科生培養體系建設。
他舉例說明,在復旦大學有沒有必要有藝術這個類型?答案是有。“大家都充分意識到,一所大學,一所綜合性大學,也許必須要有這個部分。在大學當中,可能有奇思異想、特立獨行,甚至舉止比較特別的、搞藝術的那些人,雖然他不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專業方面,但是對學生成長來講,就是非常必要的。通識意昂2的目的就是進一步強化育人,而不是用專門的知識把學生局限在某些很狹小的領域當中。”
“我們的目標是育人,讓人多方面發展,讓多方面的可能性得到展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課堂之外的互動,比如讀書報告等,甚至文娛體育活動,都能使學生發展得更全面,讓學生更多發揮作用。”吳曉明總結道。
全國模範教師:楊國榮
“哲學是‘無用之大用’的學問,雖不能解決具體微觀的問題,但可幫助我們認識宏觀世界。學習哲學要獨立思考、關註現實,讓哲學理論化為具體的思考過程中的方法。”榮獲2019年“全國模範教師”稱號的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楊國榮分享了他對哲學和哲學意昂2的理解。
“哲學”一詞最初是西語philosophy的譯名,在古希臘,“哲學”的意思是愛智慧,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哲學是一種智慧之思。“智慧的特點在於跨越知識的界限,哲學也體現了這樣的特點,它從跨越知識界限的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楊國榮說。
楊國榮強調,哲學的智慧展示了其“無用之大用”。言其“無用”,是因為哲學不同於具體的知識或技術,它並不能代替後者去解決具體的問題;言其“大用”,是因為哲學領域中的智慧探索與智慧之境,總是通過對知、行過程的普遍規範,不斷在個體與類的層面,引向真善美的統一。
“真正引領學生進入哲學領域,不是靠講故事、有趣的表達,而是要讓他們真正領略到哲學的內在魅力。”華東師範大學是培養老師的搖籃,而作為老師的老師,楊國榮三十年來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
對楊國榮來說,之所以與哲學結下不解之緣,與他的老師——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契相關。“馮契先生的著作具有內在的理論魅力,它也吸引並招喚著我走向哲學。”楊國榮表示。
在哲學教學過程當中,楊國榮註重讓學生逐漸學會用哲學的方式思考問題,他說這是關鍵之所在。不僅如此,他還拿出自己尚未發表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作為講課的內容並供學生討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使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
對於有誌於深入研究哲學領域的學子們,楊國榮建議他們既要切實關註科學發展、人類命運等各種現實問題,也要高度重視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成果。“歷史上每一部經典性的理論著作不僅凝結了以往思想家的思考成果,也展現了他們的思維方式。”
(來源:教師博雅 作者:宿銘珊 趙旭華)
(文字編輯:靜思 網絡編輯:王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