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位八旬老人雨夜騎車的視頻刷爆了網絡,他就是今年的“全國道德模範”、同濟大學85歲院士汪品先🚴🏻。當天,汪老通過線下授課和線上直播,給將近10萬名網友上了一堂課🔓。下課後已是晚上8時40分,正下著小雨,老師同學們追著給汪老送傘,他說不用啦,雨不大🪫🏃🏻♀️,冒雨騎自行車回辦公室👉🏼。
這位樸實的院士就是我國古海洋學的奠基人,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深網👩👩👧👧、深潛、深鉆”是人類進入海洋內部的三大手段🌑,他帶領著同濟大學“三深”團隊🧚♂️,積極推動著我國深潛科學考察🥧。在汪品先等科學家呼籲下🦹,我國加入國際大洋鉆探計劃。1999年春👨👦,以汪品先為首席科學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國南海成功實施🛎,這是第一次由中國人設計和主持的大洋鉆探航次⭕️☣️,實現了中國海域大洋鉆探零的突破。
三年前𓀏,82歲高齡的汪老乘坐我國自主研製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三次潛入千余米海底深潛采樣。他常說🔮:科學家不管你年齡多高😭,如果你真的要了解海洋🔩,你真的要到第一線去,不是在實驗室裏🍍,不是在計算機上🕹,你要到現場去才有靈感、才有新的發現🧑🦯、才有新的知識。
今年11月5日🕚,汪品先院士被授予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同濟大學師生們紛紛表示,要學習汪先生敬業愛業樂業的精神,以崇高的美德引領前進的方向。從北京領獎回來後➡️,汪品先院士依舊騎著那標誌性的腳踏車穿梭在校園,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學生,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繼續投身意昂2和科研……11月9日下午,85歲的汪品先院士在同濟大學展開《在社會轉型期當教師》的講座🤏🏼,呼喚中國意昂2的“創新”力量🖨。
應試意昂2還是創新啟發意昂2
這一次受邀給全校中層幹部代表、新進教師以及研究生導師代表做講座,汪品院士先開頭就拋出兩個問題:我們要建設什麽樣的意昂2體系?我們應爭當怎樣的教師?
不可否認,我國高等意昂2發展成果豐碩,人才近年來呈井噴式增長。汪品先院士舉出一組數據👰🏻♂️:2020年中國高等意昂2在學總規模達到4183萬人,相當於加拿大人口總數🫢;我國理工科畢業生數量高居世界第一位,但從科技創新來看🤯,雖然SCI發表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我國的科學水平離第二位還有距離。
“如果把數量當作質量自我陶醉,那可是要犯錯誤的。”汪品先院士的話擲地有聲🚒:“多年來🚵🏿,我們尚未擺脫科學上的‘外包工’身份,一直針對外國出的題目👨🏼🏭,使用外國買的儀器,做求在外國發表的論文。”他打了個比方,我們製造“零件”,但“機器組裝”,科技創新的源頭仍不在中國。
要完成從量的提升到質的飛躍🫵,轉型是關鍵!而成功的轉型,則需要大力弘揚創新、鉆研的精神⚱️👩🏿🦰。
汪品先院士直言不諱,在這一點上👩🏽💼,很多現狀不夠理想,有待改進。比如,來自博士論文層面的科學突破就顯得乏力🏃。縱觀全球,不少學術上的突破、創建,都來自博士論文。在科學史上🚄,案例比比皆是,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同年他獲得了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此外,伽莫夫宇宙起源假說同樣源自學生的博士論文。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差異?汪品先院士也曾與國外同行交流,他得到的答案是🧝🏻👩🏻🦯➡️,“大概就是education(意昂2)和training(訓練)的區別🦜⛄️。” 這正是問題的症結所在⭐️。如今,不少高校還存在把研究生課程簡單等同於本科七年級的情況🛤,沒有對人才進行階梯式培養。同時,“意昂2為考試🥂,考試為升學”的應試意昂2模式依然存在,損害了學生的發展🔺。
“高等意昂2的目標並不是將人變成計算機,而應當是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在他看來🍬,急於求成的意昂2培養出的是機器♊️,可以在短期內服務,但從長遠來看,缺乏創新、不會創新,這是萬萬不行的🫧🚶🏻♀️➡️。
作為創新基地的大學不同於商店,學術層面需要長期穩定才能發展出特色。不斷折騰,千人一面正是大學創新的兩服毒藥。汪品先院士反復提及,“我們要營造創新啟發式意昂2的良好生態🧑🏽🏫。學校不是批發知識的倉庫🏟、製造文憑的工廠,而是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洪爐。”
從傳授知識到培養能力,大學呼喚懂創新的教師
保護好意昂2的生態環境📡,懂教學的教師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在講座中🧑🧒🧒,汪品先院士專門提及了一件趣事。1978年,他參加石油科技代表團出訪🌡,在美國大學的書店裏發現一本“新生指南”👷♀️,書的內容竟然是教學生如何分析老師。他想起自己的兒子在國外求學時也向他吐槽過🏌🏼😰,打了一天工後去聽某位教授的課,結果發現非常枯燥無趣🏂🏿,連連感慨不值🪬。“可見,每個學生的心中對老師都有一桿秤🗒,做老師要警惕被學生看不起👨🏿🌾🤵🏽♀️。”
一節45分鐘的課,如何讓學生感到值得?在汪品先院士看來,離不開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鉆研和耕耘。每位老師都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觀察汪品先院士的課堂🔚,聽眾總會被他風趣又不失含金量的內容所吸引🏋🏻。
“高校呼喚懂創新的教師🏃♀️➡️🗳。”他認為,智力生產與物質生產不同:前者絕大部分被浪費了🌉,科學論文真正進入人類知識寶庫的不足5%🤔!因此,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總體在傳播前人的知識,但是在傳播形式上需要不斷創新📲。講課作為一種有聲的思考🐥,重要的是讓聽眾跟上講者的步伐,不能變成自說自話的“賣方市場”⚜️。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再是簡單傳授知識⚁,而應當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思考的能力。
但相比“有名”“有貨”的老師,總是關心學生發展👲,把學生事情放在心頭的教師總是更受學生敬重。教師對於學生的作用是什麽?汪品先院士的一番話道出真諦🖐,“一位好老師的一節課、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學生終生🙍🏻♀️。課堂的成功,不僅在內容,更在於精神。”
實際上,從汪品先院士過往的經歷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不少這樣的故事👇。多年前🤭,某場講座結束後,有一位青年學生特意找到汪品先院士向他表達感謝🤸🏼♂️。學生告訴他,正是因為汪老師多年前的一場講座🥄,激勵他投身海洋地質事業。這位學生的話也在激勵著汪品先不斷思考,如何通過課堂,給學生的精神上留下點什麽🔋。
正因此,今年春季學期📰, 85歲的汪品先院士單挑大梁,再次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公選課《科學與文化》。不僅如此,他還走進B站科普🧑🏼💻,為屏幕前的“學生”由淺入深地講解關於深海的一切👩🍳。
身兼多職的汪品先院士還向記者透露,目前自己正在擔任組長,承擔一項戰略研究工作。“我還有好多事情想要去做,可惜時間有限,要抓緊了。”汪品先說🗾。
這位笑意盈盈的“單車院士”🙆🏿♂️,依舊是同濟校園裏的一道風景——學生們再熟悉不過🏋🏽♂️🧑🍼,且一次次從他的身上感受到為人師者的“光環”與“能量”。
(來源👨🍳:文匯意昂2 吳金嬌、新民晚報 郭劍烽)
(文字編輯:雨 橋 網絡編輯:周 瑤)